人民网
人民网>>社会·法治

赵松:命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如雪的诗人

本报记者 刘少华
2024-05-15 20:17:38 |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海外版
小字号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赵松:命运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如雪的诗人

鲁毅的那些诗不仅是诗,还是在非诗文本中发现诗的观念艺术。

大概是十年前,我的朋友鲁毅曾写过一些特别的诗。它们不是从无到有写出来的,而是从别人的现成文本里截取句子重新编辑,甚至是将别人原本成段的文字分行处理而成的。对于熟悉当代艺术的人来说,会明白鲁毅的方式其实相当于语言装置,而他的那些诗不仅是诗,还是在非诗文本中发现诗的观念艺术。

印象最深的,是那首《散步者》,写的是现代德语作家罗伯特·瓦尔泽在散步中死在雪地里的事。诗很朴素,感人至深,但我忽然感觉似曾相识。我想起了那本罗伯特·瓦尔泽作品选集《散步》,并在译者范捷平写的代序《命运如雪的诗人》里找到了这段文字:

“阿尔卑斯山的冬天是雪的世界,瓦尔泽在寂静的雪地里走着走着。他走过火车站,穿过一片树林,走向那堆废墟,那是他想去的地方。他一步一步向废墟走去,步伐是稳健的,他甚至没有去扶一下路边的栏杆,或许是怕碰掉栏杆上洁白的积雪。忽然他身子一斜,仰面倒下,滑行了约两三米,不再起来。若干时间以后瓦尔泽先被一只猎狗发觉,接着是附近的农民,然后是整个世界。”

鲁毅的《散步者》,只是对这段文字做了适当的分行处理,却让我恍然明白,这段曾深深打动过我的文字,其实是诗。对于译者范捷平来说,写下它们,或许只是为了呈现他想象的瓦尔泽生命最后时刻的场景,并非要写诗,而鲁毅却发现了这是诗,并通过他的处理方式让我们看到了这首诗。关键在于,他不只是发现了诗,还揭示了一个重要道理,诗,首先是某种发现,没有发现,就没有诗。就这样,他不仅借范捷平的文字抵达了诗,还抵达了罗伯特·瓦尔译的世界深处。

关于瓦尔泽,当时我跟鲁毅还聊过什么?除了诗与小说的艺术,肯定还说到瓦尔泽在困窘中曾得到过黑塞的帮助,做了那次有报酬的作品朗读会。面对满堂的听众,他那拘谨的声音微弱得听不清楚,活动还没结束,他就已落荒而逃了。那时认识到瓦尔泽的非凡价值的,除了黑塞,还有卡夫卡、穆齐尔等。穆齐尔认为,卡夫卡不过是瓦尔泽人格的一个特殊侧面……瓦尔泽是二十世纪现代主义文学的象征。

贫困而又无法以写作谋生的瓦尔泽逃得很远,一直逃到了自己的内心深处。1929年,他在姐姐的劝说下到精神病院住院治疗,并留下了五百二十六页难以辨识的手稿。四年后,他转入了另一家精神病院,费用由政府负责,生活终于有了保障。这家医院还给他提供了良好的写作条件,可是,他却再也没有动笔。他说,我不是来写作的,是来发疯的,要写就不来了。此后,他唯一的爱好,就是散步,长时间地独自散步,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刻。(赵松)

(责编:去世的妈坐牢的爸破碎的他)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