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浦东]浦东辅读学校:融合共生,专业成长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明明 ——2023学年导航青年教师参访活动

来源: 搜狐专栏
2024-05-15 19:09:23

最佳回答

“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明明”[浦东]浦东辅读学校:融合共生,专业成长为什么会这样子呢 明明 ——2023学年导航青年教师参访活动

融合不是在外力作用下将所有人“捏”到一起,而是需要张开双臂,在平等尊重的基础上给予每个孩子发展的空间。5月9日上午,浦东辅读的导航青年教师们在王校长的带领下共赴虹口特教指导中心参访。

环境创设

活动伊始,虹口特教指导中心的丁主任带领老师们一起参观并介绍了中心的整体布局与环境创设。融心于细微之处,合情于花木之间。从资源教室、小花园到无障碍厕所、楼梯,299平米的样板间里无处不在渗透“合理支持,人人发展”的融合教育理念。

走进绘本馆,各类图书以及孩子们的作品映入眼帘,一幅“会跳舞的字”,引得老师们纷纷驻足观看,作品展示了读写障碍儿童眼中的变形、扭曲的字,通过具象化的艺术表达能够让人直观理解读写障碍儿童的内心世界。丁主任在此向大家介绍了如何将融合教育、因材施教的理念融入到环境的创设中,渗透到一花一草一木中。

处处为儿童着想,处处儿童设计,小小的指导中心俨然是特殊儿童的乌托邦。除了各种无障碍设施让学生们的行动更加安全方便,各种多功能教室能够通过空间变换实现“一室多用”,在利用有限的资源为特殊儿童提供更多丰富的学习和发展的环境上彰显了巧思。在这里,互动、灵动,儿童友好的理念被渗透到整个环境中。

作为区域融合教育教学示范空间,中心的环境创设还注重对外交流展示和宣导的功能。通过一个个细节的打造,吸引社会公众的目光,引起他们的好奇心,从而将融合、平等的理念潜移默化地传递出去,促进公众对特殊儿童的了解和认识,更好地实现社会融合。

融合理念

丁主任以“融合教育是什么”为引,系统地梳理了相关概念,并深入剖析了融合教育的核心意义。在随后的交流中,导航团队的青年教师们踊跃参与,展开了一场热烈的头脑风暴,纷纷从不同角度分享了自己对融合教育的独到见解。紧接着,丁主任介绍了PLS——这一以学生个性化需求为核心的全面支持系统。“围绕一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去做调整,其实是在促进学校做生态系统的变革。”从“这一个”到“每一个”,融合教育正是以这种因材施教的方式,助力每一个学生都能闪耀出独特的光芒。从“授人以鱼”到“授人以渔”;从“面向障碍”到“提供支持”,这一跨越性的视角转变令在场的教师们深受启发。

心得体会

今天参观了虹口特教指导中心。由丁老师为我们介绍了在融合教育中的一些巧思。首先看到阳光房的绘本教室中,小小的几平米变成了一个多功能教室。教室里每样东西都有它存在的特殊意义。指导中心的丁老师的话语,融合教育是为了让孩子有生活适应的能力以及融入社会。世界是多元的,包容的。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很深刻,首先我们要自己把孩子们的标签摘掉,把称呼特殊孩子换成有特殊需要的孩子等等。特教老师都对孩子有刻板的称呼以及印象,那我们的孩子就被标签框住了。也希望下次能有更多的机会去探讨、取经。

——顾胤熠老师

本次参访最大的感受是在环境创设中处处展现的“有爱,无碍”。在丁老师的介绍中也时时刻刻感受到融合教育,大到LOGO设计上所体现的融合,小到一块地板所体现的无障碍,都能感受到特教中心在处处为学生创造适宜的环境支持。在此次参访中,丁老师讲的学校三级环境支持也让我改变了固有观念,从一般性教育支持出发为学生提供适宜环境,其功效要大于第三层级的特定性的支持。这给我带来了很多的思考,作为班主任也可适当改变教室环境,让学生选择舒适的方式来学习。

——张筠姚老师

今天有幸来到虹口区特教指导中心参观、学习,切实感受到了丁老师和她的团队的专业及爱心。这一方小小的天地,真的应了那句老话——“螺丝壳里做道场”。绘本馆,可以变身为茶室;培训室,可以变身为舞台……每一样物品、每一个角落,都有它存在的意义,也无不彰显着老师们的巧思,真正做到了从儿童视角出发,站在他们的立场上思考问题,给予他们最贴心的关怀。比如说,进入绘本馆,推拉门的轨道比地面高了一公分左右,丁老师就在这里设计了一个小小的坡道。这“一公分”对于很多人来说微不足道、没有任何的影响,但这“一公分”也确实让我班中的一个孩子结结实实地摔过一大跤,这个小小的坡道就能给孩子的安全上一份“保险”,是我最想上“链接”的一样物品。

——黄诗意老师

这次参观让我意识到,作为一名特殊教育的教师,我需要持续学习和探索如何通过教育创新和环境优化,为我的学生创造更加包容和支持的学习环境。丁老师的见解和虹口区特教指导中心的实践,为我提供了宝贵的参考和灵感。我期待将这些新的理念和方法应用到我的教学实践中,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在他们的学习旅程中感受到被尊重和价值。

——杨璐老师

本次来到虹口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学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首先是指导中心的logo,里面蕴含了所有教师的智慧,以孩子为主题面向未来。这也凸显了当代特殊教育的发展趋势。随后由教授带领我们参观了解中心的资源教室环境建设,我深感佩服。其中令我难忘的是对融合教育的探讨。我学习到了融合教育更应该从全体普遍的层级抓起,只有打好了全体学生的基础,才能不断减少有特殊需求或者有情绪波动的问题。作为一名特殊教育教师,我对于特殊儿童能力层级的分组教学也有了新的认识。在制定目标时,首先应该考虑大部分学生的学情,不能只思考运康组学生从而导致课堂效率低。制定大部分能完成的学习目标后,再细化对于运康组学生的支持。

——汪译文老师

通过这次参观,我深刻地认识到,特殊教育不仅仅是教育的一种形式,更是一种对生命的尊重和对差异的包容。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是独特的个体,他们都有自己的梦想和追求,要将他们引导至梦想的方向,我们教师任重道远。回顾这次参观,我深受启发。我希望社会能够给予特殊教育更多的关注和支持,让每一个特殊孩子都能在阳光下快乐成长。同时,我也希望自己能够为特殊教育的发展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沈成成老师

我之前的观念里一直把融合教育过程中重点放在了少部分的特殊需要学生身上,想办法给他们提供支持,最大程度的帮助他们融入大部分学生。而丁主任则向我们讲解了新观念,我们应该把重点放在大多数的学生身上,潜移默化地扩大他们所占的额比例,同时也影响着特殊需要学生,从而使特殊需要学生也逐渐进步改变。作为特殊学校的老师,我们不应该拿“特殊”去定义学生,反而应该试着去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不要吝啬自己的赞美,多鼓励表扬学生。平日的教学更要从学生的角度去发现问题,为他们提供最合适的教育。

——张文娟老师

融合共生,专业成长。本次参访活动不仅为导航团队的青年教师们带来了一场沉浸式的学习体验,更是一次思想火花的碰撞。在这里汲取了丰富的实践经验,更深化了对融合教育理念的理解,为自己的教育理想注入了新的活力。展望未来,我们必将这些宝贵的经验融入到自己的教育实践中,助力教育之路上的成长与进步。

发布于:北京市
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用户反馈 合作

Copyright © 2023 Sohu All Rights Reserved

搜狐公司 版权所有